【美濃】 漫步台灣文學步道‧鍾理和紀念館

用餐的時候,老媽突然提到想去鍾理和紀念館,於是問了粄條店老闆路線後前往。

大學的時候修過台灣文學,所以對鍾理和這位客家文學作家並不陌生,當時授課的陳芳明教授還特地租了遊覽車,帶著修課的學生們參訪鍾理和紀念館。老媽則是很久之前讀過鍾理和的「原鄉人」,對這位喀血而死的文弱書生很好奇。前往紀念館的路有一段並不好走,老媽很疑惑的問我,這種連小客車都很難會車的羊腸小徑,遊覽車進得來嗎?老實說我已經忘記當年遊覽車是怎麼開的了,畢竟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。

鍾理和紀念館位在山麓下,簡直就是往山裡駛去,要不是當時開得有點怕,沿路的風光倒是很不錯。這麼幽靜偏遠的山區,思緒想必特別清晰,難怪寫得出平實動人的文字。好不容易看到紀念館的指標了,從右邊的那條柏油路就可以看出路真的很小條,紀念館蓋的真的很偏僻。

  DSC00708-081.JPG

 

由這條左右都種著七里香的小徑走進去,就是鍾理和紀念館了,七里香的味道很清香,聞到這香氣心靈莫名的平靜下來。

DSC00709-082.JPG 

DSC00790-163.JPG

 

 

根據記載,鍾理和紀念館是第一座由民間合力興建的平民文學家紀念館。民國68年時由文學界的林海音、鍾肇政、葉石濤、鄭清文、李喬、張良澤等六人,為了保存本土作家的手稿著作而發起,得到社會各界熱烈的響應。鍾理和的家屬無條件的提供土地及其相關作品,與民間合力興建完成。

DSC00723-096.JPG 

DSC00755-128.JPG 

DSC00759-132.JPG 

DSC00762-135.JPG

 

 

老媽的好奇心終於得到滿足,而且是大大的滿足,因為鍾理和實在是太帥了。在此稍微介紹一下鍾理和這位文學家,懂得不多請容我賣弄一下當年修課所學,希望沒有掉漆太多。

鍾理和從小家境優渥,18歲的時候協助父親經營笠山農場。當時農場僱用了許多來自附近農村的工人,由於長時間的相處,鍾理和愛上了一位隔壁村的女工鍾平妹。當時同姓戀愛結婚是很大的禁忌,但鍾理和不顧家人的反對,堅持與鍾平妹共組家庭並遠走他鄉,與家庭決裂。不管生活如何的艱苦,鍾理和都堅持寫作,後來回到家鄉後,鍾理和的身體一直不好,咳血時還是不放棄寫作,終至喀血而死,享年46歲。

鍾理和與鍾平妹的愛情故事轟轟烈烈,表現在文字上卻不是整天的你儂我儂,書寫的是對農村生活的體驗及生活困苦的描述,對平妹的描寫也只是淡淡的感謝,因為他身體不好,農事及家務都由太太一肩扛起,樸實的文字中表現出內斂的情感及對家鄉土地的熱愛。即使當時未經歷練的我們,讀了也忍不住感動的大喊:「他們也太苦了吧!」

DSC00736-109.JPG 

 

紀念館裡有鍾理和的手稿、書信及作品介紹,值得慢慢參觀、欣賞。

DSC00740-113.JPG 

DSC00741-114.JPG 

 

鄉土文學這幾年愈顯重要,愛國要從愛鄉開始,了解自己生長的土地,了解本土的文學作家,才能培養本土意識進而愛台灣。

DSC00748-121.JPG 

 

哇哇哇,這個封面也太熟悉了吧,哈哈哈,與有榮焉與有榮焉。

DSC00745-118.JPG

 

 

紀念館前方還有雕像,隔壁則是鍾理和後代的住所。

DSC00727-100.JPG 

 

男女廁的指示也是客家風,男子穿著傳統對襟短衫,女子則是穿著藍布衫梳包頭,真是可愛極了!

 WC-002.jpg 

 

館外的台灣文學步道上有鍾理和的石雕,但看起來沒有很像ㄟ。

DSC00776-149.JPG 

 

「我相信自己的愛,我將依靠它為光明的指標」,這是鍾理和對鍾平妹的愛情宣言。

DSC00779-152.JPG

 

 

鍾理和紀念館外的台灣文學步道上,共有35名台灣作家的簡介及其作品選句,刻在石碑上,並陳於步道的兩旁。這個步道是當年鍾理和散步、思考的地方,步道上草木扶疏,又有濃濃的文學氣息,漫步其中彷彿又複習了一遍當年所修的台灣文學課,洗沐在夕陽與文學之中,步伐也斯文了起來。

 石頭-001.jpg

 

 

 

鍾理和紀念館

高雄縣美濃鎮廣林裡朝元路96號

07-6814080

9:00~17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