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公正包子,油箱加滿後,精神奕奕的往磯崎出發。
壽豐―豐濱是海線,傍著海洋而行,是我最喜歡的道路。
延著台11線,行車至水璉附近,可以看到牛山呼庭的圖騰。
路旁不知名的花,綻放得像星芒一樣燦爛。
牛山=呼庭,意思是「牧牛耕種之地」,呼庭(Huting)為阿美族語。
路旁的圖騰是指標,延著旁邊的小路蜿蜒而下,即可柳暗花明的看見海灘。之前有來過也驚呼過了,這次天氣太熱,走一半就回頭了。
海線上獨特的FU。
載著浪板的騎士,黝黑的皮膚,想必在夏日裡瘋狂的征服海洋。
接近芭崎,隱隱約約的海天美景。
竹棚下高高低低的紫色花朵, 昂首朝著陽光微笑著。
從芭崎休息區俯瞰磯崎灣,是最美麗的角度。
因侵蝕作用內凹的磯崎灣,被翠綠的群山懷抱,白色的浪花像蕾絲邊一樣綴著海岸線,夢幻優雅。
碧海藍天,心曠神怡。
磯崎到了,check in後,繼續向前行。
磯崎國小。
這次會想來磯崎,是因為看了梁修身導演的「比賽開始」,描述一群山地小孩在窮困中打棒球的故事。劇本的內容很勵志,場景很動人,讓我想一究純樸小鎮的真貌。
廣闊的操場,很適合打棒球。
操場後面就是大海了。
戲裡原住民小球員練跑的沙灘。
坐在堤防上就可以瞭望大海,童年如果有一片海洋,回憶也會變得湛藍。
練習揮棒打擊的舊輪胎。
用漂流木搭建的涼亭,教練有時候會在這裡打瞌睡。
磯崎國小已廢置,因應拍片需求有整理過,但其實已無人使用。除了比賽開始在這裡拍攝外,電影「盛夏光年」也曾在此取景,夏天的美好回憶有很多都是在海邊發生的。
校園裡是靜謐的,矮小的課桌椅、放滿獎盃的校長室、操場、升旗台,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,離開時有點依依不捨。
路上出現了好幾次注意動物的告示牌,這種告示很珍貴,在都市裡是看不到的。
前行不遠就可以看到磯崎海水浴場的扛棒,正值炎熱的夏日,很適合戲水。海水浴場裡也規劃了烤肉區跟露營區,供遊客使用,看起來挺舒適的。
海水清涼,雖然一行人都未著泳衣,但便裝嘻鬧的隨性,也是夏日才有的瘋狂。傍晚玩得濕了、涼了、累了就回民宿梳洗吧,小歇片刻,來去豐濱的街上覓食嚕~~